几天前看到一个问题,大意是:为什么楼市都已经如此惨淡了,却很少听说断供新闻?
按照这位仁兄的推算,应该是手机新闻一刷,就出来一条有人断供的新闻。
翘起二郎腿,再想想大概过一年半载就可以去实现“买房自由”了,毕竟马云说过“房子如葱”。
也有人问,为什么马云突然消失得日此彻底?
其实,这只是没买过房的小吊的意淫,但凡买过房子,大部分人都知道银行会查他们征信。
这不就说明了“断供”吗?
另据相熟的一位在深圳做法拍的中介朋友说,很多业主的房子被法拍,是因为帮朋友做了担保,不是个人问题所导致被法拍。
具体到中山,我2018年2月份摘录过当时淘宝拍卖平台的数据,可以做一简单对比。
2018年2月,淘宝拍卖平台上中山住宅房源有5261套,到今天,已过去1367天,法拍住宅房源增加到8589套,增加了63%。
恰好这两天在找房子,拉了火炬2000多套房源的数据,整理一对比,发现2400多套房源里,有40%房源是【无抵押】状态,有60%是【有抵押】。
房子不欠银行钱的人也有不少,并非每套房子背后是负债累累。
这个很好理解,国人还有很多是非常厌恶负债的。
如果你跟他聊信用卡,他会一脸鄙视说,谁用那玩意?没钱的还提前消费装大款?
我身边就还有不少这样的朋友,相信你身边也有。
而在有抵押的房源里,业主表示【自还】的有58%、有42%业主表示需要买家偿还。
抵押状态的房源,在二手交易的过户手续前需要解押,也就是需要一笔资金。
一些业主没有资金、且也大概不知道有“赎楼”这个生意,因此张嘴就说要买家偿还自己欠款。
不考虑各类心机,其实也有合理之处。
比如,你买家既然想买我的房子,我还欠银行30万,你首付给我30万,我还掉银行贷款就去过户呀。
我难道还会吃了你30万不是?
几年前,我第一次卖房时,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
那时的人比较单纯,客户在中介的见证下,签个三方协议后,就打钱给我去解押了。
毕竟,房地产乱象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大多数人都见识了各种被骗的案例,所以买家客户就会很担心,给了钱,过不了户怎么办?
同时也就衍生了“赎楼垫资”+“贷款”一条龙的服务。
58%的业主表示“自还”的数据,一定程度显示业主还是有能力自还,不管是自有资金自还、还是自己筹钱自还。
另外,在有抵押的房源数据里:
大部分房源欠款并不多,善于贷款的,几十万银行备用金还是能拿到的。(千万不要随便去用小额贷、网贷)
几年前房价腰斩的燕郊,断供是否铺天盖地?也并不见得。
当然,这只是中山一个小片区的数据反馈,见微知著,算是简单解答为什么没有断供潮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