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调控政策不断收紧的形势下,全国楼市迎来了降温。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9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6年来首次转跌。10月时,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持续下滑,其中,新房房价方面,一线城市环比持平,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2%,三线城市环比下跌0.3%;二手房房价方面,一线城市环比下降0.4%,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3%,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3%。
同时,数据还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迎来“五连减”,10月降至13城,下跌城市达52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则迎来了“七连减”,10月仅4城上涨,下跌城市猛增至64个,上涨城市创7年新低。
另外,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65城,二手房在线量连续6个月下滑,下滑幅度在近四个月屡创新高,10月达到了9.5%。而且10月在线量绝对值为近九个月最低,同比下滑34%。
由此可见,10月全国楼市降温明显,房价下调正成为市场主流。同时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预计在调控政策力度不变的前提下,四季度楼市将保持降温的态势,而在成交价格相对稳定的背景下,成交量减依然是个大趋势。
这个时候,不少刚需购房者可能就打算趁机抓紧上车。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买房更加考验购房者的分辨能力,如果选错资产,很可能就会遭遇贬值的风险,所以购房者在买房时一定要谨慎选择。这里,安安将分享4类未来或将加速贬值的房产,买房人一定要留意。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年来,全国330多个地级行政区中,有149个市的人口出现了减少,占比达44.7%,人口流失城市的数量逐年递增。
这些人口不断流失的城市,要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比如双鸭山、七台河、鹤岗、石嘴山、阜新等。它们曾经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资源开采利用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大量开采后,它们的煤炭资源进入了开发中后期,开始出现了资源枯竭的情况。
要么是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比如张掖、博州、朔州等。由于经济欠发达,所以它们的中心城区吸纳的就业非常有限。
而这些城市全都属于收缩型城市。这些收缩型城市一旦出现相关产业凋零,那此前这些产业容纳的就业人口就会流出,同时也会引发其他产业(比如服务业)的进一步凋零,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产业结构难转型,人口不断外流,且土地供应量大的情况下,这些收缩型城市的房子自然就容易贬值了。而且今年央媒也曾报道,全国有103个县城平均房价已超过万元一平,但有些县城的房价和其实际水平严重不符,存在虚火过旺的情况。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下,当然也会加速这些城市的房子迎来贬值。所以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用来生活自住的话,一定要谨慎考虑。
所谓的“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由于其产权证是由乡政府或村颁发,所以也被称为“乡产权房”。小产权房的拿地成本比商品房低得多,所以小产权房的价格一般也比普通商品住房便宜,这也是过去很多人愿意购房小产权房的原因之一。
但是,小产权房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的产权的,这类房子没有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也不会在国土房管局给予备案,所谓的产权证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
也就是说,小产权房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在2020年5月时,住建部联合土地资源部发布了有关小产权房不动产登记的通告,其指出,不能够对农村小产权房进行确权,更不能通过确权的方式把小产权房这种土地违规使用进行合法化。
所以说,即使你买了小产权房,也不能够“转正”,以后你再想转手时,也会比较困难,而且价值也可能大打折扣,就算等到了拆迁也很难获得赔偿。另外,如果不小心买到了违规占用土地建造的小产权房,那么一旦被官方发现,将会被勒令拆除,万一开发商还跑路了,那购房者的血汗钱就有打水漂的风险。
在此情况下,对于那些原本想靠小产权房“转正”后大赚一笔的人来说,未来想要购买小产权房的意愿会越来越小,这样小产权房将可能会加速贬值,所以购买小产权房一定要谨慎。
以前的人购买房龄高的老房子,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学区;二是想等拆迁。
但是近两年来,随着“旧改”渐渐代替了“棚改”,这类老房子被拆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尤其今年住建部发布了《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提出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同时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应大于2。
这就意味着以后非必要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拆迁的,这样老房子的价值也就没有那么大了。而且为了挽救即将跌破警戒线的生育率,高层开始助力降低教育成本,想要掐断房产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学Q房降温也是迟早的事,长期来看房龄过高的学Q房也将面临贬值的趋势。
另外要知道的是,房龄过高的老房子还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银行可能拒贷、后续不容易转手、人员过于复杂、配套设施落后、小区治安混乱、居住舒适度差等等,这也是有些年轻人不愿意买老房子的原因。同时如果这类老房子还不是位于市区核心地段的话,那就更没有价值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或将加速贬值。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都会认为说楼层越高价值就越高,所以买房的时候就专挑高层买。其实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要知道,今年以来,住建部多次出台了“限高令”,先是要求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后要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频频限高的背后就是因为高层住房存在着许多弊端。
要明白,一栋大楼的楼层越高,则安全隐患就会越大,同时其维修和维护成本也会越高,这样在高龄高楼老化后,会因为安置成本太高,而很少有开发商会愿意接手这类高楼的拆迁,这时,住在里面的居民每日只能守着危房提心吊胆。
另外,超高层住房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容积率高,居住体验不佳;公摊面积大,得房率较低;对电梯的依赖度高等等。所以随着超高层住房所存在的问题渐渐显露,将来这类房子很可能会加速贬值,尤其是品质较差的超高层住宅,就更不会有人愿意接手了。
总而言之,购房者在买房时一定要小心,碰到上述4类房子时,需要谨慎考虑,轻易入手很可能会面临贬值的风险。不过,上述只是建议,大家还是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来做决定,并不是所有说法都适合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