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业主朋友最近在安庆的房产社群很频繁发言,他们年初以9000左右的价格购买的新房产品,因为房企主动降价营销,突然就被贬值了。业主们多次去售楼部交涉,结果是毫无回应各种托词。
类似情况在很多城市多出现过,见怪不怪,总觉得市场经济引起的涨跌是很常见的现象,业主不该有所不满,毕竟涨价了也不给房企返点;如今发生在身边的时候感受要深刻一些,房企主动降价,幅度大、房源多。
对于降价是不是违规的讨论是没有意义,他们降价的名目是:工程商抵债房源,也是委托中介渠道销售,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
作为甲方,当然是占据了各种主动权,但是作为一个品牌企业,这样抖机灵,显然是没有风度的。曾经卖房的时候各种豪迈的宣传,如今想着法子规避责任的降价。
销售们把业主维权的内容引导成营销亮点:看,房企大降价,老业主都亏得来维权了,现在买入就是捡漏……
角色所致,没办法去责怪销售们吃“RXMT”,只是这种营销多少有些不厚道。维权的业主,曾经也是你们的客户!
维权会成为笑话,主要还是网络环境里面有一众人愿意看到业主吃亏。觉得房子价格贵的群体还是很多,希望并认为房价会降价,早期购买的业主跟我们不相关,亏了也是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大部分业主都是普通家庭,一套房子价格涨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影响较大的事情。而房企的这种主动大幅度降价就有被维权的理由。网友们可以做看客,没必要喝倒彩,谁还不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谁还愿意一直没有房子。
房企该正视问题,虽然规避责任的方式有许多种,维持品牌形象的方法就只有一种——为自己的客户负责。
市场经济不好,降价营销,这无可厚非,如何补偿老业主就是一个问题。网上买衣服还有补差价的行为,虽然卖合同上没有写“买贵赔”,但是短时间内主动大幅度降价原本是一种违规。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如果房企始终不正视问题,也许业主们只能以更激烈的方式维权,社会最终也是同情弱者的。
为什么不在矛盾并不大之前就解决掉?双方坐下来协商就能解决的事情,闹得站街维权很难看。房企自称是品牌,也曾说客户是高端客户,高阶层的群体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不该是骂街。
市场最终还是有官方监管的,问题闹大之后,房企去狡辩这几百套房子都是“工抵房”?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最终又将怎么面对?何必要浪费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