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发布,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是建国以来最低,甚至低于1959-1962的困难时期。
2020年新生儿是1200万,死亡人口近千万。而2021年,新生儿数量继续大幅下滑,几乎可以肯定我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远早于一些专家预测在2027年左右。
注:本人曾在婴幼儿奶粉行业工作多年,至今仍在多个奶粉微信群中,能看到全国各地众多一线人员吐槽他们面对的市场萎缩危机。
于是,我们可以从人口这一角度出发,合乎逻辑地看待政府为减缓、扭转这一人口趋势而做出在一系列政策调整。
一是放开三孩。从今年6月1日起,全国放开三孩。但现在的问题是一孩在大幅下降,二孩占比早已过半,三孩放开所能带来的增长很有限。
二是重拳打击中小学校外课程培训行业。新东方、猿辅导等教育巨头受影响巨大,甚至引发大批培训老师失业,同情者不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大幅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减少父母生娃养娃的顾虑。
三是严控房价、收紧贷款。年轻人买不起房结不起婚还谈什么生娃?没有个多居室谈什么两娃、三娃?虽然最近房贷有放松,但像前些年那种全国性房价普涨、大涨的时代是永远不会再有了。人口净增长的城市还好,人口负增长在城市房价凭什么支撑?
四是房地产税在今年突然加速推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政府要开辟新的财政来源,以后卖地收入不能像过去20年那样了,那么针对存量房收税就是必然的了。
首先是许多人的工作前景。除了教培行业,整个母婴行业的市场规模必然萎缩,卖奶粉、奶瓶、纸尿布、儿童玩具的首当其冲。再之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数量会继续下降。服务老年人的市场机会则会越来越多。
再者,未来的养老怎么办?社保养老金目前是现收现付,708090后交的社保在支付405060后的退休养老和医保,但等708090后老去呢?那时数量减少一半的年轻人交的钱怎么够?
所以,“养儿防老”又将成为一个现实在选择。由此来看,如今的年轻人,为了今后的养老又该多生才对,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