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者不敢碰房子!接盘的只剩刚需,他们不得不买

投资者不敢碰房子!接盘的只剩刚需,他们不得不买

  • 发表时间:2023-12-09 15:43:42

前不久跟1个朋友喝咖啡。他抱怨自己花200多万买房,被迫成了一个接盘侠!

原因是,不买房,这婚就结不成。

刚需的哀愁:丈母娘和媳妇逼着买房

去年,这哥们在跟女方家庭商量婚姻大事时,对方提出必须要买一套房。

当时成都的房地产还挺火,在南延线有一个小区新开盘,售价是1.8万,而旁边的小区二手房价格是2.2万。

他媳妇就怂恿说:这不明显地躺着赚钱的机会吗?1.8万买进,转手2.2万卖出,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软磨硬泡下,他就抢了一套,总价200多万。

结果今年成都房地产政策相当紧,又是二手房指导价,又是限贷限购,最近还落实了房产税。

为什么这么说呢?投资界有一个非常基础的定律,叫做投资的不可能三角!

用这个定律可以解释,投资者不敢再碰房子了,接盘的只能是刚需!

不管投资什么,最理想的投资是既要安全,还要高回报,而且还能随时变现。

但非常遗憾,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投资品,几乎没有。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已经是很不错的资产了。

而大众却很傻白甜。经常买入低收益、高风险和不能变现的资产,不亏钱才怪!

但分析资产的这个三角并不简单,我们要戴上时间和空间的视角。

时间视角,指的是同一个资产在不同时间的三个角是不同的。

空间视角,指的是不同的资产在相同时间的三个角也是不同的。

因此,把房子租出去,每月的租金可以覆盖掉月供,甚至还有结余。这就是说,只需要付首付,就能买下一套房,月供是租客帮你付了!在还掉月供后,每月还能创造现金流收入。这个时候加杠杆投资房产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所以,即便把房子租出去,租金连月供的一半都不到。所以每月还得倒贴钱去还月供,不断吃掉你的现金流。现在加杠杆买房,就是在给自己挖坟!

其次,2008年的房价收入比均值是7倍,现在是9倍。

但均值不能很好说明问题,现在深圳是40倍左右了,一个家庭不吃不喝要40年才能买得起房。我国主要的大城市,很少低于10倍。

月供远远高于租金,每月都得自己倒贴钱,这还没有计算装修、折旧和维护费用。

其次,买卖赚差价的方式,实际收益也是负数。

而现在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以后平均每年还能上涨多少呢?

恐怕即便大城市,也不足5%。中国人口持续减少,房价根本没有上涨的底气。扣除3%的通胀率,再扣除5%的利息,还有1%的税。这不就是亏本的生意吗?

还有一点,房子是有折旧的。越老的房子,售价越低!比如,成都15年的老房子,只能卖1.2万左右,而新房可以买到2万左右。

所以我这个朋友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买的房子,以后根本就卖不出去。二手房的挂牌价无论有多高,都只是引诱他上套的鱼饵。

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高于40平米了,而人口开始减少,还能有人接盘吗?没人接盘,卖给谁呢?

限购限贷让很多人失去购房资格,尤其是银行限制了二手房的贷款申请,手里的房子就无法变现了。

现在还准备收房产税,这就让持有多套房的人急于出货。

当大部分人都想卖的时候,任何资产都将失去流动性!

即便能卖出去,也得打折。但别忘了,流动性的定义是:在不打折的情况下,快速变现。

人均居住面积还不到30平米,城市化如火如荼,一大堆刚需排着队买房,炒房的人也大批量进货。需求十分旺盛。

政策上既不限贷也不限购,挂出去的房子甚至一个月不到就出售了。想卖随时都能卖,根本不受流动性限制。

房产的投资回报率为负数(考虑通胀、税和持有成本)。

但只考虑收益,肯定就是刚发芽的韭菜,早晚被收割。

房产的风险上文已经分析了,收不回本金;

银行存款和国债几乎不用考虑收不回本金的风险;(国债要考虑利率风险)

工行的股息:从历史来看,每年都分红,以后不分红的概率很小,且工行会垮吗?

股市长期年化回报:任何国家的股市,长期都是上涨的,但短期波动极大。所以风险不来自股市,而是来自投资者本身。短炒的风险大,长期投资的风险小。(这里指的是指数,不是个股)

即便资产的风险低,收益高,也不一定值得投资,我们还要考虑流动性。失去流动性的资产,价格再高都是虚的,无法变现!

银行长期存款的流动性很差;除非遭遇挤兑,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很好。

国债的流动性也很好,除非全世界都不相信中国政府的信用了。

工行股息:每年支付一次。工行的股票每天都可以买卖,流动性很强。通常只有在极端的大股灾才会失去流动性。

股票:目前A股的流动性是很好的。不过不同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不同。新三板就没几个人交易,而宁德时代的股票就交易得很频繁。总的来说,冷门、业绩不佳的公司股票,流动性更差。

投资者常犯的错是,只关注收益,不关注风险和流动性。

最笨的投资者常常选择收益低、风险高、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只不过他们自己觉得收益很高而已)

会投资的人,经常会找到兼具低风险,高收益,流动性适当的资产。

他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进行资产间的比较!既要在时间上,也要在空间上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可以预见,投资房产的人会越来越少,接盘的,只有刚需了。

就像我这哥们,他也不想买,但为了娶媳妇,被逼着买。

友情链接: 亚马逊网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我爱洁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