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制带来的种种问题引发了业内关于“全面取消预售制”的讨论,那么,预售制短期内会取消吗?经济日报14字回应,答案已经明了。
买房是一件大事,对于刚需族来说,能买到性价比高的房子,让家人有一个安居之所,就心满意足了,所以许多人买房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房价高不高。
然而,许多人都不知道,高房价不是最大的问题,房价太高,大不了租房住,而且这些年国家大力提倡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房租涨幅也不得超过5%,《住房租赁条例》发布后,租客的权益可以得到更好保障。
但是,这两年楼市中一个更大的问题暴露了,不是开发商以次充好、也不是面积缩水,而是普通老百姓花了半辈子的血汗钱,背负几十年的房贷,房子还烂尾了。咱们先看一组数据,2010年到2020年,10年间河南省的官方留言板中涉及的烂尾楼盘数大致为699个,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郑州有一个叫QI福城的小区,被称为“郑州西南Z大烂尾楼”,2003年开始动工,到现在还未交付。烂尾18年,无人接盘,6000多个交了首付款的业主还没等到交房的日子。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烂尾楼?你可能会说,开发商没钱呗。确实,这两年房地产金融监管力度加强,三道红线高悬,房子也不好卖,开发商缺钱成了普遍现象。但是,前些年行情好的时候开发商可是赚得盆满钵满,房子还没封顶,就开始卖房子了。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突破17万亿,2015年的数据是8.7万亿,相当于销售额上涨了一倍。
钱到底去哪了?咱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就要打水漂吗?其实这一切的根源,就是预售制度。因为预售制度,开发商可以先收钱再交房,而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为预售制度,楼市中还出现过很多奇葩的事情,比如买的是33层的房子,最终房子建好时只有26层;开发商宣传的时候说能看湖景,交房的时候变成了池塘;置业顾问告诉你房子距离大商场只有10分钟距离,交房入住才发现,全程100码的速度并且不堵车才可以。可以看出,预售制度成了一些开发商的牟利工具,由于不是现房,开发商可以在很多说辞上做手脚,更有甚者,提前违规销售或者挪用预售款,导致交房的时候一地鸡毛。如果没有预售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些问题。预售制带来的种种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
由于预售制的种种弊端,许多人开始呼吁取消预售制度。不少购房者对预售制表示担忧,转而选择二手房或者准现房。不过,国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预售制增加了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但也带来了风险,开发商资金断裂会导致购房者拿不到房。
可以看到,经济日报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更严更细”这13个字回应了预售制度的存废,虽然预售制短期内不会取消,但是可以从加强资金监管的角度,防止烂尾楼现象发生。比如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办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要求重点监管资金每平方米不低于5000元,较此前有大幅提高。可以看到,预售制虽然存在弊端,但是短期内不会取消了,只是加强监管力度,建议大家,买房尽可能买现房,或者选择一些经营稳健的开发商。
那么,还有一些打算买期房的朋友,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心。新华社曾发文:预售制长期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合理。人民日报也曾发文:取消预售制,调研可先行。2020年,海南对开发商拿地提出新要求:新拍土地要求现房销售,取消预售制度。该消息出现后,许多人表示赞同,这样可以更好地规范房地产市场,保护购房者的财产权利。
但是,也有一些反对者,而这些反对者以开发商为主。
取消预售制度,消费者买房,就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房子的品质看得见,开发商无法提前获得预售款,特别是一些资金实力不足的小企业,盖房子要提前垫资,取消预售制度后,大部分开发商都会无法应对资金压力而倒闭。
虽然开发商反对取消预售制度,但许多开发商在有资金红利时不诚信经营,利用预售制度侵害消费者权益,也成了众多购房者支持取消预售制度的原因。现在国家给开发商设立三道红线,给银行设立两道红线,开发商的现金流越来越紧张,反对取消预售制度也是正常的。
不过,如今不少地方重视起预售资金的监管,也是在强化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原则,短期内预售制度虽然还会存在,长期来看,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像海南一样,推行现房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