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刚需购房迎来拐点”“刚需上车的机会来了”等说法持续涌现,个别项目甚至放弃大平层产品,及时推出了符合刚需人群面积段的产品。
四五年前还“遍地开花”的70—80平方米小户型,如今已经难寻身影。是小户型不好卖?还是楼市真的已经进入全面改善期了?
刚需人群,一般指还没有购买首套房的群体,其中90后年轻人占多数。随着2010年“新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出台后,一些房价过高的城市相继颁布规定,限制家庭购房套数;2019年,全国多个重点城市再次收紧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
当下,年轻的刚需一族对于“房票”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格外看重首套房。“与其先将就再换房,不如咬咬牙一步到位”,这样的观念在年轻群体中不在少数。
昨天,昆明锐理发布一篇题为《昆明市场上的房子为什么越来越大 真的没人买小户型了吗?》的文章,其中提出:近年来,全国各地市场推售的新房户型面积在逐步扩大,刚需人群逐渐年轻化,年轻人对购房指标看重,对居住面积的需求也正在增大。
以昆明为例,不管是供应端还是成交端,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住宅占比均在收缩,今年上半年开盘项目推出的新产品,基本都是在90平方米以上。
数据显示,2016年,昆明90平方米以下户型商品住宅的新增供应量约为129.7万平方米,占总供应量的22%;而2021年前10月,90平方米以下户型商品住宅的新增供应量仅有68.4万平方米,只占11%。
除了首套房资格,年轻刚需人群对住宅的居住环境及舒适度也尤为重视。此前,国家颁布的《住宅设计规范》在进行优化,对以往利用阳台“偷面积”的行为做了弥补,规定阳台的功能不得擅自更改,同时还统一和明确了阳台面积的计算方法。
“偷面积”和大赠送没有了,公区尺度扩大了,导致小户型产品实得面积难以满足购房者需求,也促使购房者转而购买更大面积的产品。
独生子女年代,三房舒适度已经很高,两房挤挤也能住。但随着生育政策发生改变,特别是在三孩政策出台后,家庭成员增加,家庭结构改变,三房、四房户型更受青睐,市面上的产品自然也就越来越大。
全国多地已经陆续提出“优化住房供应结构”。2020年,武汉市发布的住房发展规划中,提到“12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应比例提高至75%”,这意味着120平方米以下被定义为“中小户型”。可见,今天“中小户型”的概念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这也是迎合了刚需群体需求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将是“刚需”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
昆明有40个刚需楼盘在售
从昆明住宅成交面积段来看,大量的购买主力还是集中在刚需人群,但昆明有哪些"刚需楼盘"适合上车呢?
都市时报·大象房鉴所记者以120平方米户型为主要条件,项目产品和在售均价辅助参考,梳理出40多个适合刚需买房的楼盘。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昆明主城在售的刚需楼盘并不少,价格和产品也具有差异性,性价比高的纯刚需楼盘居多,但也不乏主打居住舒适性的品质刚改楼盘和价格具有优势的现房、准现房楼盘。
受今年市场偏冷的影响,部分主打改善的楼盘因洋房、高层产品价格门槛适中,或楼盘推出产品面积合适,刚需购房者刚好可以上车,也被列入了刚需楼盘名单。
华润润府新推出了122平方米刚需刚改户型,在此之前该项目在售产品为改善大平层面积约134—214平方米;
龙湖山海原著在售产品有高层、洋房和别墅,其中高层建面为94—126平方米,最低门槛160万元/套;
绿城诚园在售105平方米户型(一楼),优惠后总价在140万元/套。
你认为今年是刚需上车的好时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