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每天能够刷屏的,除4号线即将开通的利好消息,就是南昌某某区域、某某楼盘铺天盖地的降价特惠楼盘信息。
就当下而言,开发商降,压力不小,得担心会不会被请喝茶;而且“你”降“我”还降,卷到不行;不降,压力更山大,兜里没钱,这个冬天会“格外的冷”。
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又照例发布了《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总体来说,10月份一如既往延续略降态势。除北京、上海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外,其他一二三线城市新房、二手房的,环比上月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且出现降幅扩大的趋势。
三四线城市数量太多,要是都一齐降价,那整个行业怕是也乱了阵脚。
以前,市场行情好,开发商巴不得房价蹭蹭蹭往上走,赚个盆满钵满,现在行情不好,降价也是同理。以前开发商降价老业主就闹,取消降价或是补差价才是正常的,现在去闹,可不一样了。
比如,上个月底,武汉在全国楼盘闹事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行拘8名恶意闹事、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带头业主。
看表面,大家意识到了商品房究根结底是商品,还是带有商品属性,涨跌都正常,再往深点看,也算是给大家一个警醒,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家这十几年来形成的房价只涨不跌的共识。时势不同,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新房去化不佳,还能够通过降价的策略有点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二手房又如何破除去化魔咒呢?
今年以来,南昌二手房市场在3月、4月走出疫情的阴霾迎来了大热,成交量也在3、4月达到了高峰。
成交量走高,可能是市场去化速度在加快,也可能是市场的供应在增加,增加的数量只是相对的,对比供应量依然捉襟见肘,显然,南昌的二手房市场属于后者。
伴随着全国大调控开启,南昌二手房市场的热度并未持续太久,从4月高峰开始持续走低,进入金九银十后市场凉意愈发明显,挂牌价格和成交量双双逐月下跌。
根据贝壳找房网的成交数据显示,10月份二手房成交量仅有317套,单单与今年7月份相比就减少了202套,三个月的时间成交量下滑38.9%。
但注意的是,这只是贝壳一家平台的数据,能够造成整个楼市如此冷清,可以推想,其他平台二手房的成交也并不尽如人意。
从今年4月份激增4000套突破6万大关后,二手房的数量就一直在63000上下徘徊,库存数量居高不下。
买家市场的选择性越多,买家的预期就会相应提高,要不等价格下来,要不满意的价格里地段、配套都想佩奇,这样一来,成交周期又被拉长了。
南昌的主流房贷利率也并不算友好,破6 %的利率即使在买房端口省下的钱又会在借贷利息上还回去,对于一些房龄较长的二手房又会在贷款额度或是放贷条件上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另外,在一些大热门版块,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相差不大,买新不买旧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且部分二手房价格也不见得会比新房低。在一些愈发冷门的板块或是偏僻的地段,二手房就更难脱手了。
按照易居研究院发布的《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二手房库存报告》,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二手房需求端大幅收缩,二手房去化难度增加了20%。
三季度,60个全国主要城市中,有48个城市二手房库存增加增加,仅有12个城市二手房库存环比增速下降。其中南昌三季度库存环比增速下降0.3%。
在成交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数量惊人的二手房库存能不能通过由售转租的方式来分担去化压力呢?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南昌租赁市场的表现如何:
对比公寓出租的整体挂牌总价1660来说,购房成本和装修费用都比不上一套住宅的出租成本,出租价格却相差不大,也难免租房市场不起波澜了。
再看南昌租赁市场的挂牌量,和二手房库存数量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难道住在南昌的人不租房吗?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昌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625.50万人,与2010年的504.26万人相比,增加121.24万人,增长24.04%,年平均增长率为2.18%,远超全国(0.53%)、全省(0.14%)增速水平,是全省唯一年均增速超过1%的城市。
光从这组数据来看,南昌虽说不是人口流入大省,但是也确实在增加人口流入做出了些努力,但是对比周边中部城市对人口的吸纳力,又多少显得慢了些…
这样看来,在二手房市场不景气的同时,放眼南昌的租赁市场也好不到哪去,二手房由售转租似乎也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南昌二手房难卖的情况下,各位房东是否愿意做出一定的“妥协”呢?大家可以参与投票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