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居民部门的负债水平,很高了?
近年来,全国居民部门债务水平上升很快。根据央行公布的月度金融数据,今年10月份,全国居民部门债务余额为699945亿人民币,因此,11月该数据肯定是破70万亿了。
2020年全国GDP已经突破了100万亿,那么到2021年底,我国居民部门的债务杠杆率(债务余额/GDP)大约将接近70%。
如果从宏观上考察全国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和杠杆空间难度较大,仅分析杭州居民的债务负担或者相对容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估当前杭州的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和新增杠杆空间呢?
从杭州居民部门债务总额来看,2015年以来,从5859亿元大幅上升,已经突破2万亿元的关口。
长期贷款余额从2015年的3984亿升至1.4万亿,6年增长了250%,年均增长约23%。
短期贷款余额从2015年的1875亿升至7000亿,6年增长了约300%,年均增长约26%。
因此,从总量上看,杭州近年住户部门的总负债水平,应该说增速很快。
了解了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数据,我们就可以进行居民部门杠杆率的计算。
全负债口径的杠杆率从2015年的58.3%大幅上升至目前的128%上下;中长期贷款的杠杆率从2015年的39.6%上升至当前的83%上下。
从绝对值来看,无论是居民部门全口径的杠杆水平,还是中长期贷款的杠杆水平,杭州似乎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单看负债情况,不考虑储储蓄水平的分析,必然是一叶障目。
近年来,杭州居民部门债务水平的快速上升,同时发生的,还有居民储蓄水平的不断上升。
杭州居民部门存款约从2015年的7618亿元,上升至了约1.5万亿元,近乎翻了一倍。
同时,从绝对值来看,居民部门的全部存款余额仍能全部覆盖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余额(主要即为房贷)的总量。
另外,如果考虑到新杭州人的在杭购房,首付往往来自于外地,例如大部分年轻人在杭置业,动用外地父母储蓄的情况,则我们应该从更大口径来看待居民总储蓄与总负债的关系。
更科学地考量债务风险的指标,其实是“居民部门利息保障倍数”,这是借用对企业进行信用分析的一个指标,也就是居民部门总储蓄覆盖1年利息的倍数。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了解不同客户在不同银行信贷时不同的利率水平和结构问题,因此只能通过确定最大值的上端和最小值的下端,来近似得到杭州居民部门利息保障倍数的大概区间,如下:
如果我们进一步据此衡量居民部门利息保障倍数与房价的关系,根据万科谭华杰2015年对全球房地产市场的量化研究,结论之一是:
根据2020年的杭州年鉴数据,不同口径下计算的杭州居民利息保障倍数在(8.2,8.8)区间内,尽管近年来该指标下行速度极快,但仍远高于1.5的警戒线。
当然,上述的分析并没有考虑到负债群体的结构性分布问题和居民储蓄与负债集中度问题,例如“新上车”的群体(新杭州人)的债务压力显然远远高于大部分本地人,该群体的居民部门利息保障倍数肯定是远远低于8的。
至少在宏观上来看,整体杭州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依旧稳健,且仍存在不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