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房地产市场仿佛似乎变成了一个分叉口,让每一个走过的人都驻足踌躇,思考着前面的路该往哪边走。
买房这个选项,不仅仅难度增加了,而且重要性也比过去大部分时间更加的大。在十多年前房地产黄金时代的时候,闭着眼睛买房就行,就算运气再背,损失也不算什么。但是如今,没有火眼金睛和运气,想要买到符合预期的房子,可谓难于登天。身边也有不少人表示买完就后悔。
买房作为大部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资,理应认真对待,可是大部分人被市场的各种噪声所影响,往往草率下决定。尤其是一些中介的不负责任话语,误导消费者。
自住,即所谓的刚需,是否一定进场?如果是,是否应该现在进场?
我们大部分人似乎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房子必须有,没有自己的房子怎么成家?的确,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房子的重要性:“安身立命”,“安家乐业”。
如果你认为一定要买,那么就到了下一个分叉口——什么时候买。
现在市场上又吹起了一股暖风。趁着这股暖风,不少人又开始大肆宣传:现在是窗口期,错过后悔一辈子等话语。
记住:房子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刚需购房者,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应该是自己的居住问题,所以看待房子的时候,更偏向于住房属性,而不是投资属性。所以,在进行购房的时候,也尽量不要额外加杠杆,即借钱给首付去买一些自己认为有更大升值空间的房子。因为市场的变动,没有人能百分百预测。不要试图去预测,因为作为刚需的你,并没有抗风险能力。如果可以,应该尽量预留更多的资金,防止意外出现。
而对于投资客来说,现在想通过投资房地产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想要实现资产增值,其实可以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当然如果家庭的资产配置中,房地产配置占据的比率相对较少,也可以适当继续增加,只不过要小心踩雷。
从数据可以看出,房价坚挺的地方基本都是在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房价坚挺的理由,从最基本的逻辑分析来说便是供少于求,而导致这个的原因是因为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净流入,人口的流入则由城市提供的服务有很大的关系。这里的服务包括,工作机会,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等。
但是投资房子,并不仅仅是买整个城市,毕竟城市不同的区域房价的涨跌情况也不一样,而投资追求的是回报率,所以当细分到区域来选择的时候就显得有点无从下手了。
同样的,作为投资客也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刚刚提到,房地产大幅升值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投资房地产赚钱的机会并不多。如果作为投资者,家庭的资产配置中,房地产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率,可以考虑投资其他的金融产品,或者可以关注一下近年来,一条非常新而且具有很大潜力的赛道——新能源汽车,毕竟有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
我国的城镇化率虽然离发达国家75%的平均值还有10%以上的距离,但是不能单纯看这一点来判断房价能继续上涨。因为从房价收入比来说,我国的几大一线城市已经高达40,即按平均工资来说,一个人不吃不喝,要40年才能全款买下一套房子。而40的房价收入比,已经排在世界前几了。而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最高峰的时候,房价收入比也就18而已。
城市化率或许在近二十年来的确有望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推进城市化率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国家最近推出的保障性安置房政策。所谓的城镇化,指的是农村的人口,迁移到城镇上来居住。这个过程在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上必然会有提高,因为城镇化对于各种效率都有一定的提升,人们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条件,自然会向城市聚集。但这个大前提必须是,所在的城市有足够的工作提供给外来人口。所以为什么说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价必然无法支撑。
我国的人口结构现在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现象。如果出生率持续低迷,以后的工作人口将大幅度降低,而老年人口则开始比工作人口更多,而且这个过程并不会很久,或许在将来的十多年便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