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想得到确切的答案,还要从60年代说起。
1966年,“贵昆铁路”建成通车,市民奔走相告,因为这条铁路,不仅让云贵高原之间有了大动脉,它还可以转湘黔线到北京。
那时候,去北京看天安门看升旗,恐怕是所有昆明人的梦想,铁路的建成,彻底缩短了西南边疆与首都的距离。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昆明人将铁路脚下的大道正式命名“北京路”,此后,全昆明最顶级的城市资源加速涌向这里。
1969年,昆明最大的文化娱乐中心“东风广场”;1987年,昆明最高等级的酒店“金龙饭店”;1985年,昆明最高且第一栋有电梯的建筑“第二座工人文化宫大楼”……
这条贯穿南北的“城市中轴线”,如一棵强壮的树干,不断向外延伸自己的生命,支撑着昆明城市的生长。
“昆明中心”有了纵坐标,那么横坐标又在哪里?
“螺蛳壳里做道场”,这是从前形容那些有本事的人在很小的地方干出大事业。而螺蛳湾,就是昆明人走向未来商品市场的大道场。
1989年,一个以小商品、日用品批发为主的市场在昆明环城南路悄然兴起,刚开始只有昆明人买卖,后来辐射到全国20个省市,甚至诸多东南亚国家。
30万人次的日均人流量,20万昆明人就业,从八十年代中期,螺蛳湾传奇开启,这片土地上诞生了153位亿万富翁,1800余位千万富翁。
老螺蛳湾代表着昆明商业的开端,同时也是昆明的“商脉”,如今历史渐远,它已成为昆明商业气脉的传承地。
“城市中轴线”与“商脉”交汇,“南一环中心”的坐标浮出水面,它是昆明历史、人文、商业、繁华的集合地。
在《城市的变迁》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意思是,城镇化大背景下,所有城市都在向外扩张,它的中心区会有两条发展路径,变迁或者维持。
比如合肥,从20年前的庐阳区变成了政务区。还有郑州,30年前,中心在二七纪念塔,后来转移到金水路紫荆山广场,再后来又变成郑东新区CBD。
但在北京,东西城中心区的价值恒久不变,广州的越秀与天河,是富人区的高地,上海的陆家嘴,是不可撼动的城市中心。
在最新的城市规划文件中,我看到了答案。
昆明的战略是“东进、西拓、南控、北延、中优”,在“中优”这个层面上,未来5年将有几个大动作:
创建各具特色、各有主题的未来社区;
更新区域面貌、大改城中村,继续筑高价值;增加绿地空间和公共配套,提升整体的居住舒适度;而严禁新增用地,则会让南一环的住宅产品,极度“稀缺”。
事实上,“中优战略”背后,是对中心区价值的再一次升华,未来的南一环,将不可阻挡地蜕变成“富人区”。
当然这层稀缺,并不是因为控制供应,更表现在历史沉淀下的城市资源。
在南一环,有32万平方的商业综合体大悦城、恒隆广场、万达广场及南屏步行街等商业配套;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等昆明最权威的医疗资源;市机关第二幼儿园、书林二小等全市数一数二的学校。
这样看,昆明“南一环”既有过去,也有现在和未来,外在是城市金字塔的顶端资源,内在是螺蛳湾人的奋斗精神和昆明历史沉淀。
什么是好的产品呢?
我认为是可以“穿越周期”的,在行情下行的楼市中,依旧可以被市场热捧。
2011年,北京东四环一个神盘问世,以单盘45亿元的业绩封冠,次年再度五售五罄,缔造了京城销售神话。
2014年,闸北一项目开盘,年内四推四捷,以60.48亿的成绩,拿下上海单价6万以上豪宅的三冠王。
2018年,深圳一红盘又在敏感而复杂的市场背景下,走出多个第一。
这几个项目属于同一个产品系,一经入市都会备受高端客群瞩目,即使是在行情下行的市场,依然能“穿越周期”,以此,业内还出现一个专有名词:
没错,这次全球第53座金茂府,“龙江金茂府”来到了昆明“城市中轴线”和“商脉”的交汇点上。
作为旗舰产品,我认为它将会延续“金茂现象”,在昆明高端住宅产品市场崭露头角。为什么呢?
2016年,金宴中国第一季落地北京,金茂联手时尚芭莎,跨界时尚与文艺,上演了一场时尚慈善爱心之夜。
2018年,是一场戏剧、音乐、文学、艺术跨界打造的主题,而2019年,金茂业主们又在深圳,一起探讨运动、地产、美学等层面的话题。
从生活哲学、到文化艺术、再到社会发展,金宴中国在最中国财智精英量身打造了一个思想交锋、精神共鸣的平台。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喧嚣的社会,找到精神内涵和美学信仰,与精英层的邻里搭建高质量圈层,这一切远超房子带来的居住价值。
名人效应下,这些年金茂府在豪宅市场上,名声大噪,同样落地在昆明的龙江金茂府,也会集结当地社会名流。
正所谓,“千金买地,万金买邻”,圈层感加持,龙江金茂府在市场地位上,自然多了一层颜色。
每落址于一座城市,金茂府都会进行深度调研,除了选址,还有对“人居痛点”的挖掘。
龙江金茂府位于市中心,业主在感受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城市氛围时,也会被车水马龙、喧嚣嘈杂所侵扰。
只为睡眠浅的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内声环境。
“闹中取静,出门即繁华”的静居效果,是豪宅对于人居设计的最终命题,在龙江金茂府这里有了更升维的表现。
而通过科技提高的“人居体验”,不单给居住者健康和便利,更多是未来感和走在社会前沿的尊贵感。
某种意义上说,龙江金茂府的出世,推动了昆明高端住宅市场的产品审美力。
作为昆明的第一座金茂府,龙江金茂府定位瞄准了市场标杆,推出的产品面积在158-269平米之间,这意味着金茂府的客群将更高端,更纯粹,代表着昆明市场的塔尖人群。
塔尖资源、塔尖圈层、十二大科技,在全球第53座金茂府的“龙江金茂府”身上,我看到的,并不是工业化的复制品,而是因地制宜,抽丝剥茧的一次次进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一座金茂府的溢价都能站在市场的顶端。
数据显示,广渠金茂府首开均价为4.5万/㎡,目前二手房市场均价为14万/㎡;大宁金茂府首开均价为7万/㎡,目前二手房市场均为11万/㎡。金茂府产品溢价能力,一直是房产投资潜力的一种标识。
从1966年的“贵昆铁路”到1989年的螺蛳湾,再到现在的“中优战略”,昆明市的中心坐标“南一环”,正在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昆明塔尖资源的汇集过程。
而在这背后,不单是早期的螺蛳湾人,后来生活在这个坐标点的昆明人,都在共享城市发展红利。
在昆明市的房价走势图谱中,南一环的房价至始至终都是“领头羊”身份,不断向上突破天花板。
而在金茂府这种高溢价产品的加持下,中心区的房价天花板还会引发特别的裂变效应。
金茂府不止一府,更是一个区域再次崛起的参与者与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