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手房交易,又一城市放大招了。11月19日,深圳官方二手房交易平台正式上线!
因为新的交易系统,在国内首次引用了“单边代理”模式。
即买卖双方通过独立委托,与受托中介机构形成单边委托关系,中介方“各为其主”,只向自己的委托人负责,以争取委托方在实际交易中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这也意味着,中介还想利用“信息不对称”吃差价行不通了。
“去中介化”在各大城市愈演愈烈。
再看宁波,官方二手房个人挂牌系统早就上线了,同样可以自主挂牌买卖房源,一样可以省中介费。
各大城市官方相继出手,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认为市场不能彻底“去中介化”。
“房产中介有望被取消”,乍一看是个很令人兴奋的消息。
以宁波一套总价300万的房源计算,1-3%的中介费就是3-9万。
但也正因如此,部分中介利用双方信息不透明“吃差价”。
但业主的交易底价1880万元,和实际成交足足相差60万元。
对此,业主的答复是,已经把60万元“差价”转给了中介。
杭州的回答是:目前还无法绕开中介。
通俗来说,如果买卖双方在政府平台谈妥,双方直接交易是没有问题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琐碎问题,比如带看,及时回复等也都很关键。
也不是不能,买卖双方完全可以通过政府平台的相关功能实现面对面互通。9月26日,宁波“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正式上线,目前房东个人挂牌房源为301套,远不及经纪人105887套的挂牌量。
正如杭州官方回复一样,官方平台意在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新的交易平台,对宁波来说亦是如此。
一是当下二手房确实不好卖,二是卖房渠道很重要。
但事实上,并非官方交易系统,而是有中介把关的买卖流程更加顺畅。
对于卖家来说,价格更加合适,和买家扯皮的时间也会缩短。
事实上,在深圳、上海、杭州之前,河南永城、北京等城市也曾推出过政府主导的房产交易平台,试图遏制地产中介带来的收费乱象,但结果都是效果甚微,没能在行业掀起多大浪花。
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房产交易平台刚兴起时,也曾有平安好房、房天下等平台提出“去中介化、零交易费”的目标,但当时的设想,更多的是强调用科技、互联网的方式,去除传统的地产中介实体门店,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零交易费的理想目标。
后来的结果是,这些平台都在与链家的竞争中失利,都没能成功。
现实是,中介依然有其存在价值,但洗牌仍未结束。
随着中介赛道越来越拥挤,那些只奔着赚差价、赚佣金的中介“搅屎棍”,注定会被淘汰。
而官方平台也好,新的委托模式也罢,相关功能仍在完善中,能否真的革房屋中介的命,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
我是黄小黄,欢迎加入指尖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