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低迷,房企暴雷,市场成交惨淡,自2022开年以来,这些成为了楼市最贴切的形容词!
楼市探底趋势之快,也让“救市”不得不占据了市场主流。在上半年楼市宽松政策“井喷”下,市场跌幅已经明显收窄,沈阳在解限购、解限贷、解限售、公积金支持、降息、购房补贴、房交会等政策基础上,6月迎来了一波成交“小高潮”。
但业内分析,这种集聚的楼市成交表现,也大量吸纳了下半年的楼市购买力,以至于进入7、8月份,沈阳市场表现平平,目前的宽松政策并未让楼市彻底“复活”。所以,楼市在继续寻底,那么,市场重振的希望又在哪呢?
的确,E姐查询国内楼市发展史,自2008年楼市经历第一波“救市”举措开始,全国性的宽松政策是楼市回暖的重要手段,“因城施策”“去库存”“次贷危机”救市都是过去楼市中的关键节点,也说明了,一件事物的发展势必会经历周期变化。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楼市正在“历劫”,而政策则是其渡劫的“法器”,是否能成功,那就要看看这个法器的“武力值”如何了。
近日,一线城市北京也对楼市限购、限贷放松了。但对比此前的放松力度显然还不够“底”,不过这也说明了接下来的各地楼市放松政策还有释放的空间,对楼市来说是积极的信号,预示着新一轮的救市政策开始了。
其实,E姐认为从政策端推演,现在确实还有松绑的空间。就比如土地政策,还是集中供地模式,坚持20%以下的土地溢价率,不用地王刺激,倾向于取消竞配建、竟自持,降低企业保证金比例等,仍停留在修修补补上,并未在出让底价上有明显的降低,坚守土地财政的意念很强。而需求端,房企资金链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对于扩张需求更是维稳为首,目前土地市场依旧不乐观,这一点参看目前的沈阳土拍市场就一目了然。
另外,楼市需求端,对于老百姓最实惠的购房政策,想必还是加大对首套房购置的补贴力度,修复中产人群的购房能力,释放宝贵的增量空间。促进二手房交易流通性,提升“卖一买一”的换房需求,增加良好的内需力,促进楼市进入健康循环状态,以此来确保楼市长期稳定发展。
说白了,要想楼市回温,政策调控必不可少。但另一方面,尽管各地积极给行业和市场纾困,目前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普遍反映就是“信心不足”。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近年来的疫情影响,以及房企频频爆雷,让本就是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再次雪上加霜,人们不愿意增加负债,更不愿意买到不安全的房子,总归就是市场观望态度浓郁,消费力减弱,让楼市回温变慢。
当然,E姐觉得目前楼市低迷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很难快速回暖也是情有可原。但房地产作为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压舱石,保护其健康维稳运行才是主要方向,所以在“房住不炒”主旋律下,房子终究要回归居住属性,可以预盼未来的楼市仍不是“疯涨”的局面。
那么,面对目前的楼市现状,你觉得什么样的“政策底”才能促成新一轮楼市反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