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楼市的小道消息

楼市的小道消息

  • 发表时间:2024-03-08 14:03:40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主要在于宏观救市政策按下暂停键后,市场出现了“真空期”。

市场卖家很焦虑,担心房子会掉价,置换没有更多的筹码;买家则很期待,想让房价回到2016年前,也就是上波房价大涨的起点。

然而就在刚刚,央行行长易纲喊话,称“相信房地产可以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又带来了利好讯息。

面对困境,我一直认为,客观认知最为重要。不能被情绪左右,而是站在绝对中性客观的角度去思考底层逻辑是否产生变化,并要论证多方面的信息源。

在大多数人眼里,深圳很有钱,作为改开最成功的城市,大街小巷跑着保时捷,近几十年财政一直在上缴,而不是被补贴。

然而事实就摆在眼前,疫情反复折腾下,深圳也没钱了。

主要源于深圳一直持有对民营经济的保护政策,又是定向补贴疫情受灾群众与企业,又是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

防疫支出庞大,而房地产和互联网,两大最赚钱的产业群被时代洪流搁浅,长期入不敷出,得以至此。

房地产税的出台是必然趋势,因为当增量市场捞不到油水之后,只能从存量市场去找,房地产税作为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一定是座上宾。

深圳对房地产依赖性低,底部没有多方势力的盘根错节,是房地产税征收的天然试验田。

但问题来了,现在是不是出台最好的时机?

当下深圳楼市预期在历史低谷,信心不稳,房地产税已经被妖魔化很久了,它的出台一会对市场短期利空。

深圳是楼市风向标,是否会连累其他城市出现炒房客的大量抛售,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房地产税如果要出,就要出在行情比较好,经济比较稳定的时候,这时候有足够厚的安全垫可以对冲风险。

不过跟朋友聊了几次后,大家的预期是,现在的市场真的说不准,一切都是百年难遇。

房地产税如果硬要在这节骨点出,也可以,还有一个思路——尽可能弱化攻击性。

这个不难实现,房地产税设计成调节税,跟LPR一样,是可变动的,一开始肯定推行微税,轻轻在业主身上刮一下,而不是给一刀。

以此来试探市场反映,业主肯定不干,想着怎么转嫁到租客身上。最近深圳发布了3786个商品住房楼盘的房屋租赁参考价格,可能也是为此做预备。

但至于如何管控租金,如何做好预期引导,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否则房地产税不会拖这么多年。

这种出台思路,虽然一开始起不到根本性作用,但起码“有了”,可以为以后的全面推广有一个铺垫作用。

空行情,但长期修复后,又没有什么大的关系。

他们很害怕房价下跌,因为很多媒体都说挂牌量大涨,意味着有人在大规模抛售二手房,跑路了。

我问了一圈中介,基本的回复源于前段时间的两个政策:

卖一买一免税,这个政策对其他城市可能不明显,但像北京这种城市是巨大利好。

北京楼市,改善人群是主要推动力,而且房价高、标的大,差额20%的个税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并不能忽略。

而现在,政策开了口子,满二唯一,满三唯一的业主都可以合法合规避个税,自然会想办法出手置换。

而“连环单”则是更好地促进了链路循环。

北京起码有40%的房屋交易,都是连环单,只能卖一套再买,我见过最夸张的6连环单,6个人同时在买卖,而且要谈好买卖的节奏。

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那么下面的交易就泡汤了。

具体不讲那么细了,感兴趣可以去问中介和交易中心。

挂牌房源量激增,意味着供应上涨,这时候最关键的因素要看市场的成交量,也就是需求。

我看了一眼,这几个月北京二手房成交一直都是稳步上涨的,北京出现了供需双上行的走势,比较稳健,不存在什么大规模抛售行为。

感觉把握不准的,可以继续观望,看年底有没有翘尾行情,如果有,再跑步上车也不晚,如果出现量缩价跌,就要做另一种打算。

但是在这之前要对北京买房逻辑,要了然于胸,比如前段时间我写的《北京楼市变了》,里面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老破小千万别碰。

我问了一下贝壳的朋友,他说这10W套里,有4成都是20年以上的老破小,也就是4万套老破小,这部分房子流动性特别差,以后都会砸在手里。

最近很多人都说上海豪宅市场坏掉了,典型如上海华侨城苏河湾一套价值3亿的豪宅别墅,最后只拍出了1.9亿的价格。

其他豪宅盘也出现了很多大跌的案例。

如果站在理论角度讲,这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上海豪宅一直都是脱离经济逻辑的独立行情,连续上涨好几年,甚至今年大疫情后,上海解封后的10天时间里,总价3000万以上的一、二手豪宅成交了33套。

无限度向上炒作,价格偏离,肯定要遭遇回调,现在豪宅下跌,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挤水分”,这个在上海历史上出现过2次,分别是08年和15年。

当然现在也不排除,富人群体对“自由”的向往。

上海一直都是全国财富阶层最活跃的地方,每逢国内经济承压,都会卖掉资产跑路。

但我认为拥有独立行情的小众市场对于楼市大盘的影响,不具备教育意义。

楼市支撑力取决于中间群体,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做橄榄型社会的原因。

上海今年经济停摆了2个月,那时候很多人对上海失望至极,但疫后的上海,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连续推出多轮经济刺激计划。

上海作为中国最强城市的代表,金融和工业基础稳定,依旧是资源聚集的主流趋势,长期价值没问题。不过经过上半年的一轮小高潮,现在房价会存在回调的可能性,建议当下观望为主。

最后是央行行长易纲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对房地产发展发表的看法。

房地产行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房地产市场区域特征明显且差异很大,各城市政府在稳定当地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银行积极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鼓励银行通过“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已售住房建设交付,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第一段话,肯定了房地产的重要性;第二段话,释放了央行对楼市的托底态度;第三段话,投放向好预期。

参考会议的量级和易纲的地位,这三段话合起来的意思不难理解:

大家也知道现在该出的政策基本出完了,但事实上楼市还没有达到健康的程度,按照这个说法,接下来关于央行能做的事还有一定的空间。

比如新增房贷利率和存量房贷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二套首付比例下调,商贷转公积金,带押过户的普及……

之前很多人买在了利率高位上,欲哭无泪,接下来是否可以通过商转公的手段,帮他们

解套,唤醒购买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总之,我觉得在年底之前一定还有重磅房地产刺激政策会出台,现在只不过是暴雨之前的寂静。

在政策角度,当下已经形成了历史级的利好区,目前就是疫情极大地遏制了房地产行情走势,如果这个因素一旦破除,楼市恢复并反弹的速度会加快。

大风袭来,有人看到富人提桶跑路,而我看到的是德国总理带着财团访华,代表着世界高端工业体系会投资中国有了确定性,中国联合香港开办金融会议,以及访越,又是对金融开放以及一带一路铺垫路程。

这都是选择,但不影响这条船继续悠扬前行。

而对于还在这条船上的人来说,我更多的建议是,抬头看天,低头看路,回头看人,多关注自己,而不是海浪中恶魔的呼啸与小丑的戏谑。

友情链接: 亚马逊网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我爱洁净网